top of page

會議主旨.

  在臺灣,文化研究的崛起正逢1980年代末期,解嚴前後的社會騷動,因而有強烈的現實感和實踐動力。除了在大學課堂引進文化研究的新概念,當時報章雜誌也刊載大量批判性的文化評論,既擴大了閱聽群眾的視野,也讓師生青年有操練新思想工具的機會,進而萌發論述以外的社會運動之介入動能。臺灣的文化研究,亦隨著全球知識重整共振;伯明罕文化研究、法蘭克福學派、馬克思主義、批判理論、後殖民理論等,對於階級、種族、性/別、意識形態等的討論,都提供了文化研究在臺灣的豐富資源。多股力量與思想資源的結合,使得文化研究既可以對新興問題意識保有敏感度,更使得文化研究成為挑戰學術傳統,反省知識與方法,以及參與文化實踐的重要力量。整個1990年代,文化研究通過課程、翻譯、評論和研究發表,吸引了眾多學子投入。文化研究宛如即將沖垮既有學科疆界的洪流,和電影、藝術、性別與同志研究等領域匯流,也刺激了文學、社會學、傳播、政治科學等傳統學科形成新的知識典範與實踐可能。

  經過將近二十年的發展延異,文化研究在臺灣除了已經被認定為正式學門外,也開枝散葉,呈現相當不同的面貌。在文化研究的挑戰與影響下,疆界被鬆動的傳統學科,如何吸納與反省了跨界研究的可能?就此刻的臺灣而言,冷戰與全球化是否已經無縫接軌?與東亞及東南亞諸國在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上的連動,如何提供了新的問題意識與理論視野?近年的新興社運,展現了怎樣新思維的挑戰,亦或舊問題的還魂?以上種種變遷,都使得文化研究在臺灣的路線與視界有重新定位的必要。

  這次文化研究年會以「跨/界:再訪文化研究的方法與實踐」為題,不僅意在重探文化研究本身所具備的跨/界性,同時要質問,文化研究之「文化」究竟所指為何,是否預設了去脈絡化的共性?更要質問,在進入體制後,以「文化研究作為方法」,是否還具備反省體制的挑戰能量?如果有,挑戰的對象與課題可能是什麼?在學術建制上,該如何面對高等教育的治理與危機?而既有學科面對文化研究的方法與介入,能如何、又為何跨越疆界?研究文化的學科與文化研究如何區分,或區分有無必要?在關於權力與抵抗的思辨中,如何面對全球語境的變化以及文化與家庭、學校、社團、職場到國家等不同層次的組織間的親和與矛盾,以提出更有力的實踐與策略?如何從對臺灣社會的自省,進而開拓從本地連結到全球視野、與少數邊緣社群再串連的方法與實踐,提出前瞻與批判的視角?在疆界多方挪移之際,本次會議將再訪文化研究的方法、論述、與實踐,反省文化研究的內在動能,並深究跨/界之意涵。

 

bottom of page